(第二期)
感冒——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鼻病毒等病毒引起的以鼻咽部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人在劳累、受凉、淋雨后引发。感冒主要症状是鼻塞、流涕、打喷嚏,无明显发热,体力和食欲无明显影响,无明显头痛、关节痛、周身不适等症状。感冒患儿一般上呼吸道症状明显,但全身表现较轻,及早干预一般没有加重的危险。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不仅仅是上呼吸道问题,也会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即流感病毒肺炎。流感属于国家法定传染病,常在冬春季流行,有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流感主要症状为发病急,发热到39度以上,全身症状如头痛、肌肉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明显。流感高危人群包括儿童、老人、肥胖人士、孕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人群,流感可导致非常严重的重症肺炎,甚至导致死亡。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1、无症状带毒者:感染之后不发病,仅仅在呼吸道中检测到病毒,所以要求从疫情发生地回来的市民要主动报告,自我隔离;2、轻症患者:仅有一点发热、咳嗽、畏寒及身体不适;3、重症患者:早期症状尤其是前3-5天为发热咳嗽及逐渐加重的乏力,一周后病情逐渐加重,发展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重症病人会出现呼吸加快、呼吸衰竭、多脏器损害等情况,进一步加重可能会导致死亡。4、典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病情有一个逐步加重的过程,到第二周,病情往往严重了。因此对于轻症患者,尤其警惕有无乏力症状,是及早治疗的关键。
如何应对出现的疑似症状
1、如何判断自己发热?平静状态下超过37.3℃。
注意:测量前20-30分钟要避免剧烈活动、进食、喝冷水或热水,冷敷或热敷,并保证腋下干燥。
2、如果头痛、流涕、咳嗽、喉咙痛,怎么办?
权威权威权威权威权威专家建议,若体温低于38℃,居家隔离,按当地规定上报,密切观察症状变化,服用退热首选药物。如果加重,先去社区医院就诊。若体温超过38℃,前往发热门诊。
3、无明显发热,但全身酸胀,腹痛腹泻,该怎么办?
轻症隔离,重症就医。
泡脚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最喜欢的养生方式,泡脚促进代谢加快,会感觉到全身暖和起来,有微微的出汗。在泡脚后全身放松,更容易入睡。用精油泡脚或者用中草药泡脚可以让血液畅通,对筋脉的打通效果更好。泡脚多长时间最好?知道泡脚的正确方法能够达到更好的美容效果。
泡脚多长时间最好
泡脚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时间太久会导致血管过度扩张,出现身体缺水,特别是老年人不利于心脑血液循环。泡太久脚上会出现皱皮,就是在提醒你要赶紧擦干了。一般热水变凉的时候就可以了,不需要反复增加热水。
泡脚时间太短也起不到效果,身体还没有热起来。最好在15到20分钟左右,不会对身体造成负担,也达到加速代谢、缓解疲劳的效果,双脚泡完之后有微微的泛红是正常的。
泡脚的温度
自己在家里放的泡脚水要尤其注意温度,在40度左右是比较适合的。有的人认为泡脚要用很烫的水实际上是错误的,不仅会烫伤皮肤,而且会导致血液循环异常,尤其对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危害大.
泡脚注意事项
一、有伤口不泡脚
当脚上有伤口或者皮肤病的时候,最好不要泡脚。所使用的药物泡脚需要医生另外开药,以免导致足部发炎和二次感染。
二、儿童不泡脚
儿童本身的循环快,不需要泡脚,足浴反而会影响发育.
三、中药泡脚因人而异
很多人喜欢用中药泡脚,的确会比清水更有疗效。但是中药配伍因人而异,在使用之前需要先询问医师。
人人都喜欢泡脚,这些泡脚方法你都知道吗?正确泡脚对身体才有好处。
散步的好处
散步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而且能为大部分人所接受,具体好处如下:一、散步可以使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得到锻炼,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二、散步可是放松心情,缓解大脑疲劳。
三、散步是有氧运动,可以使人的呼吸频率相对加快,肺活量相对增加,改善呼吸功能。
四、散步会使心率略加快,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使全身肌肉进行有氧运动。
五、散步可以消耗机体的热量,有助于减轻体重或控制体重。
如何预防肠道疾病
普通人常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的现象,甚者会出现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怎么预防肠道疾病?
第一、饮食上要遵循“温、软、淡、鲜、少”的五字原则。
温,就是说不要过分贪食冷饮,室温的食物对胃肠刺激小,比较容易被消化。软,就是食物要柔软,烧烤、煎炸类食物不容易消化,清蒸或水煮的食物反之。淡,即“清淡”,减少高脂食品的摄入,如动物内脏、五花肉等等,而新鲜蔬菜、瘦肉、鱼、鸡蛋等则比较可取。鲜,当然是指饮食要新鲜,既然剩饭剩菜容易被细菌污染,那么还是少碰为妙。
少,少量多餐之意。控制好进食量,不宜过饱等,使得胃肠工作不要超负荷,这样才能使每次的工作都能及时且优质地完成。
第二、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劳累会破坏机体免疫平衡,休息不足则使得胃肠修复时间欠缺,胃肠的屏障机制受损,容易引发胃肠炎。空调环境是个双刃剑,较低温度会改善睡眠质量、增进食欲,但可能会降低抵抗力,影响消化。如果遇到睡眠不足的情况,不妨吃过中饭打个盹,补充一点睡眠。
第三、适当的运动。
许多人视运动为畏途。高温下出汗多,心肺功能受影响,难以持续且容易受伤如中暑、脱水等。停止运动固然会减少这些问题,但得不到锻炼的身体其机能势必下降。推荐在温度合适的环境内运动,比如清晨或傍晚运动,或者在恒温的健身房内运动等。游泳被认为有很多优点,不仅提高心肺功能,还有利于塑形,同时可以消暑,是夏季运动的首选。
第四、平和的心态。
心理问题被认为是许多疾病的诱因,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都会引起健康问题。夏季炎热潮湿,工作生活节奏本来就快的都市生活加上炎热带来的烦躁、汗流浃背的体感等都会使得负面情绪滋生。一个最为常见的例子就是IBS(肠易激综合征),这种病会在焦虑紧张的状态下诱发,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或者便秘等等,良好的心境有利于该类疾病的缓解。除了上述的运动能够改善负面情绪外,还推荐培养兴趣爱好,如阅读、听音乐,适当参加社交活动等等,以培养平和健康的心态。
第五,要避免暑、湿二邪。
中医将外感邪气归纳为“六淫”——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而夏季为“暑”、“湿”二邪所主导。暑邪致病有显明的节令性,特点有三,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伤津耗气。暑多夹湿。这三个特征基本囊括了夏季好发病的特点,比如心脑血管疾病、中暑、胃肠道疾病等等。
“暑多夹湿”说的是暑邪喜欢夹杂着“外湿”侵犯人体,而湿邪又比较喜欢困脾,导致脾胃虚弱,而脾胃虚弱又容易生湿邪,即“内湿”,新产生的湿邪又进一步困脾,导致脾气更虚……这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夏季应当设法避免“暑”、“湿”二邪的侵扰,以及适当健脾等等。除了上述建议以外,中医食疗上建议使用鲫鱼、黑鱼、淮山药、莲子、扁豆、薏苡仁、绿豆等。
总结:莫贪凉、莫贪吃冰冷食物,平时多运动、吃清淡食物、睡眠充足
多喝茶的好处
茶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天然的养生保健饮品,好处很多,饮用得当可以止渴、消食、除痰、提神、明目,可以防止多种的疾病,喝茶的好处如下:
1、抵抗癌症或者预防癌症,癌症到如今已经形成对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之一,茶叶中含有儿茶素,绿茶中含量尤其多,占茶叶的15%-20%,儿茶素等黄酮类物质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茶叶中还含有一定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也有辅助抗癌的一个功效;
2、防辐射,因为茶叶中含有多酚、酯多糖、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这些营养成分结合起来可以吸收一些放射性物质锶,使之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茶叶中的成分对于质子束、X线或者是γ射线所引起的外辐射损伤还有防治作用,能够有效的防治放射性的物质对人体带来的一些危害;
3、茶叶可帮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血压、冠心病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血脂和胆固醇的升高,从而出现动脉的粥样硬化。喝茶可以有效的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水平,因为茶多酚可以抑制动脉平滑肌的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抗凝及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抗血液斑块形成、降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和血液黏稠度的作用;
4、茶叶还有杀菌消毒的好处,有研究表明茶叶对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等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都有抑制作用;
5、茶叶能够止渴消暑,炎热的夏季喝上一杯清茶,可感到满口生津、遍体凉爽,是一个解暑佳品。因为茶叶中的多酚,还有糖类、果胶、氨基酸等成分与唾液发生化学反应,使口腔得到滋润,产生一些清凉的感觉。另外茶叶中的咖啡碱也可以在人体的内部调节体温中枢,从而能够达到调节体温的目的。
茶叶有很多好处,但是饮茶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不要过量,大量的茶水积聚在肠道也有可能影响膈肌的正常活动,对于心脏可能会造成负担。此外,也不要常喝太浓的茶叶,因为过度的浓茶会导致咖啡因摄入量较多,吸收进入血液之后,可能会造成神经系统的兴奋,也可能会出现一些过敏或者是肌肉震颤等现象。同时,过浓的茶水对于胃肠道刺激作用也可能比较大,因而空腹不宜饮太浓的茶。醉酒后喝茶也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喝酒以后也不建议过度的饮用浓茶。
上一篇:
2020年第三期:抗疫救灾下一篇:
2020年第一期:政治经济